枢纽港开到“家门口” “大湾区组合港”实现全覆盖
近期,一批“江门制造”的家电等货物,通过“大湾区组合港”模式在江门高新码头办结通关手续,经驳船运至蛇口港后,通过国际货轮出海。“深圳蛇口—江门高新”组合港线路的开通,意味着“大湾区组合港”线路已100%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
目前,“大湾区组合港”逐步向粤东、粤西地区推广,累计开辟航线34条,珠三角沿线和广东沿海33个码头参与,监管集装箱48万标箱,享惠企业超5000家。近年来,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及省内海关高度重视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建立“一张清单”,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资料图片)
加快推动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晚上11时,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境货物查验平台灯火通明。自今年7月1日起,内地鲜活水产品、冷冻及冰鲜禽肉、奶类和蔬果等全品类鲜活食品实现在指定时段经港珠澳大桥供港,夜间的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通关现场变得愈发繁忙。
“我们针对鲜活食品开辟绿色通道,专人对接预约通关和查验,做到通关‘零延时’。”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监管四科科长叶颖琼说。珠海市一源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锦波说:“得益于港珠澳大桥的物流优势,我们的蔬菜不仅新鲜度有保障,而且成本可控,在香港市场站稳了脚跟,目前供港蔬菜的出口量也在快速增长。”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和省内海关持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三地检验检疫信息互换、技术交流与监管合作,大力推进粤港澳规则衔接;还大力推进供港生乳监管合作,落实《关于内地供港生乳安全监管的合作安排》,产品通关时间由72小时压缩到6小时内;参与制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产品质量安全指标、食品“湾区标准”共42项,促进标准融合。
为服务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发展,省内海关落实好海关总署出台支持横琴20项、前海18项、南沙16项措施,协助总署研究横琴合作区海关监管办法,推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同时,海关还支持前海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保税油加注实施、游艇免担保政策落地,支持前海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于今年2月正式挂牌成立;强化南沙物流枢纽功能,支持南沙建设国际分拨业务产业集群,支持南沙建设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过渡仓,出口救援物资发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组合港”“一港通”等港口群业务改革支持联动发展
8月1日,江门市高沙港成为又一个成功试点“大湾区组合港”业务的口岸。江门关区“江门高新—深圳蛇口”的组合港航线开通2个月以来,受到企业广泛欢迎。
“组合港模式相当于把深圳的枢纽港口开到江门‘家门口’,出口更快也更便宜了。”金羚电器有限公司物流总监李德林说,每个货柜可节省300—400元,运输时间从5天压缩到2天左右。在江门海关推动下,江门市高新港、高沙港、新会港、三埠港等4个主要港口已与蛇口港、盐田港、南沙港等国际枢纽港口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不仅是江门,今年4月,‘深圳蛇口—湛江’组合港线路开通,是海关立足自身职能,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成果。”深圳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林浩宇说。“在湛江海关等部门支持下,不断织密粤西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航线网络,既丰富了粤西外贸企业对进出口通道的选择,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也推动了粤西及西南等经济腹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湛江港集装箱码头公司市场部周经理说。
为推动更多内陆省份与广东省建立联通双循环的国际物流运输通道,省内海关积极推进港口群业务改革。其中广州海关就结合水路、铁路运输行业发展形势,积极推动更多有业务需求的内河码头、铁路陆港合作拓展“一港通”业务。
“较以往的公路运输到口岸装海轮的方式,铁路运输更安全、物流费用更节省。‘一港通’铁海联运快速通关模式启动后,‘湘货’出口将更加高效、便捷,成本也更低。”湖南湘粤非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光泽说。
在全国首创跨境海空联运模式
为促进要素跨境便捷流动,海关还大力支持“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并推动粤澳货物“一单两报”服务功能应用,探索推进粤港“一单两报”;还支持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项目,在全国首创跨境海空联运模式。
“通过空港中心进口货物,货物可以直接从香港机场运输到位于东莞虎门港综保区内的空港中心,我们可以在东莞直接提货,不用再安排专人专车去香港机场提货,物流成本降低了约三成,每年至少能节省上百万元。”东莞联易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关务吴佩雄说。
目前,香港三大货站(国泰货站、香港空运货站和亚洲空运中心)已经进驻空港中心,35家香港空运货代完成民航处备案。空港中心自4月18日正式运行以来,黄埔海关共监管验放出口航次53个,进口航次1个,货值8873万元,进出口业务已全面打通。
南方日报记者 肖文舸 通讯员 陈琳 李镜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