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清茶一盏泯恩仇 天天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25 10:17:36 来源:临海在线


(资料图片)

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临海古俗解冤家方法之一是吃“讲茶”。“讲茶”就是而今还通行的“讲案”,用法官的语言叫“庭外调解”。这调解不放在酒家饭店,怕是酒要坏事,而常常放在茶馆,这是因为茶能成事。唐代诗人卢同说:这茶“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生平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轻;六碗通仙灵……”茶有如此功效,茶馆自然成了调解纠纷的好去处。

饮茶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国饮,从茶为礼是一种文明风尚。吃“讲茶”调解民间纠纷,确实是文明的表现。林语堂在《我的祖国和人民》一书中曾写道:“中国人最爱品茶,在家中喝茶,上茶馆也是喝茶,开会时喝茶,打架讲理也要喝茶……”临海人流行解冤吃“讲茶”,可见民风之淳朴,民情之文明。

几千年来,孔孟之道的“和为贵”为广大群众所遵奉。临海作为州邑郡治所在,历史文化积淀十分浓厚,因此其个性也十分明显。只要看一看解放前在江厦街、西大街、紫阳街上的茶楼茶室便可见一斑。那时,茶肆林立,茶客盈门,可见历史的临海人心态的平和、生态的悠闲。因此临海人特别喜欢上茶肆去排难解纷。传说清代有一官家子弟与邻里为地基产生纠纷,于是调解人便拉双方上了茶楼。本来怒气冲冲、虎视耽耽的双方,三杯茶一下肚,“香芽嫩茶清心骨,醉中襟量与天阔。”双方的气便消了许多。官家子弟一方有点盛气凌人,另一方也有点得理不让人,茶楼老板见双方争执不下,当下拿出一首诗来念,“两虎相争必有伤,让他几分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何处再觅秦始皇。”诗吟罢,茶吃足,双方都有退让之意,一场纠纷就此解决了,真是“清茶一盏泯恩仇”。

其实,在茶楼里“讲案”,不仅仅是茶能“消忧”“破闷”、散尽“不平心”,而且颇有点民主意识。茶楼里人多嘴多,俗话说,“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人来说短长”,因此争吵的双方便有一种舆论的压力。人间自有公理在,这茶肆茶楼也是公理所在之地。再说茶肆里说说笑笑,偶尔还有丝竹说唱,气氛和谐快乐,给“讲案”创造了一种良好气氛。

近几年,我的几个朋友,曾因婚姻和生意上产生纠纷,听说都是在茶室里喝茶时给调解的。如今,吃“讲茶”的名目似乎没有了,而实际上依然在进行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在任何时候都是有生命力的。

唐代诗人刘贞亮把饮茶好处概括为“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义,以茶表敬意,以茶品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十德”件件都有利于排难解纷。难怪有人称茶室为“道义法庭”。

上一篇:1.06亿人次,超2019年同期!端午出游很“热”

下一篇:最后一页